农民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邓俐 通讯员 刘蕾)
“我国每年虫害发生面积在30亿至40亿亩,未来需要通过雷达监测预警等方式进行全程监测预警。”“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的一场深刻革命。其中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减少化肥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尤为重要……”
11月1日,2020年中国柑橘科技创新与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西南大学柑橘研究所60周年成果展在重庆北碚举行,来自全国的300余位院士专家围绕“产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这一主题展开交流探讨,共商柑橘发展大计。
据悉,柑橘作为全球最大的水果产业,全球147个生产国中,有22个国家年产超100万吨。而我国已连续12年位列世界第一大柑橘生产国。重庆北碚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成立于1960年,现由西南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建,是全国唯一国家级柑橘专业研究机构。
在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宝安、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以及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等专家学者,分别作了题为《农业重大害虫监测预警与绿色防控新策略》《农业绿色发展的现状与展望》《数字技术促进果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加快建设数字乡村》的主题报告。
吴孔明在主题报告中表示,迁移性害虫常常引起大面积的突发危害,因此未来需要加快重大害虫迁飞监测预警与绿色防控工程建设。
“兴起于近两年的RNA农药将是农业上又一次新的科技革命。”宋宝安在主题报告中说,利用RNA农药干扰技术,可阻止害虫或病菌进行相关蛋白质的翻译及合成,切断其信息传递,在基因层面上杀死害虫和病菌。
“数字技术如何促进果业高质量发展?”赵春江在主题报告中指出,未来将大数据服务应用到果业的产前规划和产后经营等各个环节,构建起全产业链的业务支撑结构,可解决果业生产难、销售难、监管难等问题。
王小兵在主题报告中则坦言,数字农业发展面临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滞后,数据资源建设基础薄弱,人才缺乏,应用场景不够精准等问题。但是,他认为农业数字转型将成为必然选择,必须全面提升农业农村数字化生产力,才能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大动能。
“全国主栽的柑橘品种65%以上来自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 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所长陈善春介绍,该所的学科方向涵盖全产业链,已建成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111”引智基地、国家果树种质重庆柑桔圃、国家柑桔品种改良中心等26个科技创新平台;在所内建成全国最大、世界第二的柑橘种质资源圃,引进、选育和推广柑桔优新品种100余个。建所以来,先后获得国家奖12项,省部级成果奖80余项,专利100余项,选育推广柑橘新品种40余个,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50余项,主编、参编著作120余部,发表论文3000余篇,开发出保花保果剂、促花剂、抗药性捕食螨、芸香谷橙汁等一批科研中试产品,在国际上构建了首个园艺类作物全基因组变异数据库CitGVD。最近十年,相继育成推出金秋砂糖桔、大雅桔橙、无核沃柑、青秋脐橙、长叶香橙和红韵香柑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