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柑桔种业创新研讨暨早熟新品种推介会”在成都新津天府农业博览园举行。川渝地区多位专家学者齐聚成都,为柑桔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就柑桔育种、产业发展、栽培技术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
▲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汪志辉介绍川渝柑桔发展现状 记者 于鹏程摄/视觉重庆
尽快抢占全球杂交柑桔育种高地
▲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曹立研究员介绍中国柑桔种业创新情况
“应当善于运用现已成熟应用的‘缩短童期技术’,将柑桔杂交种子至开花结果的时间缩短到3年,让柑桔杂交育种拥有一颗领先世界的‘中国芯’,尽快抢占全球杂交柑桔育种高地。”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研究员曹立说,我国首个大面积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早熟杂交柑桔新品种“金秋砂糖桔”,就是开启中国高品质杂柑商业化之路的代表产品,该技术通过杂交实现了单胚无核材料“从0到1”的突破,成功攻克了花粉与胚囊败育这一世界难题。该品种适宜在三峡库区进行栽种,重庆的巫山、云阳、奉节等地都属于优势脐橙带,可进行大面积推广,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和产业价值提升。
曹立表示,目前通过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大量的杂交组合,获得了大批量的杂交材料群体,相继育成了“阳光1号”“川津5号”等杂交柑桔新品种,带动其他育种团队选育出“华美”系列、“尚品”系列和红韵香柑等一大批柑桔新品种。未来育种的重点将聚焦于品质育种和抗性育种。
品种选育和栽培,增糖降酸、提质增效、绿色防控是关键
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汪志辉在分享时谈到,四川依托“冬无严寒、春温慢升、四周环山、木虱难迁”的天然地理优势,成为了全国晚熟柑桔的最适生态区,近年来该产业发展迅速,跃居成为全国第一,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对此他提出了未来发展的三大趋势:一是品种趋势,品种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市场对品种选择将呈现多样化;二是呈现“高品质、高安全性”的品质趋势;三是技术趋势,将以减少化学肥料、农药和增加土壤有机质、中微量元素的“两减两增”为核心,以“智慧果园”为最终目标。
汪志辉表示,在品种的选育和栽培上,增糖降酸、提质增效、绿色防控是关键。针增糖降酸,首次研究提出了以高光效修剪、月历管理和精准配方施肥等为主要内容的晚熟柑桔增糖降酸技术;在提质增效方面,集成创新了“改品种、改密度、改土壤、改树形、改设施”的老果园“五改”技术体系,有效解决了老果园品种更新换代和提质增效问题。在绿色防控上,可通过晚熟柑桔综合防控量化评价技术体系和晚熟柑桔病虫害综合防治(IPM)技术规程,能够使晚熟柑桔果园化学农药减量30%以上,实现了农药减量、生态友好、安全高效的绿色防控目标。
“为了更好地推动晚熟柑桔产业发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效益,还需要不断强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选育,不断提高栽培技术水平,提升果实品质和综合经济效益。”汪志辉介绍。
依托“中国芯”,升级产业链
▲四川陶然柑桔新品种研究有限公司总经理邱永刚做主题分享。记者 于鹏程 摄/视觉重庆
四川陶然柑桔新品种研究有限公司系国内唯一一家以柑桔杂交育种为主营业务的农业科技企业,也是国内柑桔杂交育种技术运用、品种储备、成果转化领先的企业。公司总经理邱永刚根据多年从业经验,提出柑桔产业应当推动科技富农、带动产业升级、参与乡村振兴,进一步促进行业价值提升。
邱永刚表示,研发是农业的“芯片”,在现阶段的落后,从整体上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和消费者的选择,“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业产业升级巨大空间,柑桔作为全球第一大水果的市场容量,需要全产业链运营。”
“在一条农业产业链中,上游做品种;中游搞种植、建果园、生产管理、保证持续投资、种出高品质果子;下游运输、储存、包装、品牌与流通。我们要聚焦产业上游,填补市场空缺。”邱永刚此次发布的“川津1号”、“川津5号”等新品种将逐步进入市场,以更优的品质、更新的代系,逐渐替代现有品种,逐步开启依托“中国芯”,重塑产业链的中国柑桔产业升级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