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由西南大学主办,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陶然柑桔新品种研究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柑桔种业创新研讨暨早熟新品种推介会”在成都新津天府农业博览园举行。近200位各主产县(市、区)相关领导、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和相关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受邀参会。
会上,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研究员曹立介绍说,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与四川陶然柑桔新品种研究有限公司紧密合作,十年磨一剑,选育出第6代(6G)杂交柑桔新品种,填补了国际国内无特早熟杂交柑桔的空白,标志着我国杂交柑桔育种技术赶上了欧美、日本等柑桔发达国家水平,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尤其是在特早熟杂交柑桔领跑世界。
回忆其艰辛的杂交育种过程,曹立研究员百感交集。他从1997年从原西南农业大学毕业之后,就分配到原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现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从事柑桔辐射诱变育种工作。1999年,日本和台湾的专家先后应邀来柑桔研究所做柑桔杂交育种的学术报告。在这两次学术报告会上,他了解到,美国和日本都在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积极地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杂交柑桔育种研究,而且选育出了默科特(茂谷柑)、清见、不知火等广受大众欢迎的杂交柑桔新品种。这些品种综合了桔子和甜橙的优点,水分足、易剥皮、风味足,在美国、日本、中国台湾一经上市,就受到消费者的热烈追捧。从此,曹立萌生了从辐射诱变育种转向杂交育种的念头,并立志一定要选育出自主产权的杂交柑桔新品种,决心一生只做“柑桔杂交育种”一件事,力争让中国杂交柑桔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2000年,曹立进入栽培生理团队,带领几名科研助理,在所和课题组的大力支持下,二十年如一日持续地开展杂交柑桔育种工作。追梦之路困难重重,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世界级难题——杂交育种需要漫长的周期。农谚说“桃三李四柑八年”,柑桔是多年生木本作物,从种子到开花非常困难,柑桔从播种到开花结果,最短需要8年,最长需要23年。据悉,当时美国育成杂交柑桔成熟新品种平均要28年,日本平均要17年。如何突破杂交育种周期漫长的难题?曹立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转机来自于彭良志研究员柑桔栽培技术的不断创新,曹立萌生一个想法,能否用栽培技术加快育种进程,突破育种周期漫长的难关。2000年到2009年,曹立一直在努力尝试用各种栽培技术缩短杂交柑桔童期。十年磨一剑,到了2009年,第一代缩短童期杂交育种技术初步形成,申请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该项专利技术把柑桔杂交育种经济成本缩减了90%,时间成本缩短了50%以上。该技术使育种效率比日本技术提升了1倍(日本要4-6年,我们只要2-3年就可以开花结果)。
柑桔的杂交育种还有很多技术瓶颈,花粉与胚囊败育也是行业公认的世界级技术难题。国内权威专家认为“好吃的品种都无核,无核的品种无法杂交”。最初几年,杂交育种很难得到种子,经过大量的柑桔种质资源筛选,找到了一批单胚亲本材料,通过杂交实现了单胚无核材料“从0到1”的突破,杂交种子从2002年的个位数,至2006年达到720粒种子,并从这720粒种子中幸运地发现了一粒神奇的种子,培育出了我国首个大面积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早熟杂交柑桔新品种“金秋砂糖桔”,目前,该品种在全国已累计推广约100万亩。2023年,该品种在云南9月1日已经上市,果园销售价格高达18元/公斤。
攻克这两项技术难题后,通过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大量的杂交组合,获得了大批量的杂交材料群体,相继育成了“阳光1号”“川津5号”等杂交柑桔新品种。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带动柑桔研究所其他育种团队选育出“华美”系列、“尚品”系列和红韵香柑等一大批柑桔新品种。
随着新品种不断涌现,新品种的快速评价与推广也面临诸多难题。柑桔研究所通过与四川陶然农业公司、重庆科正花果苗木公司等龙头企业合作,创新建立育繁推品种推广新模式,促成重庆市北碚区成功获批农业农村部首批国家柑桔区域性良繁基地,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津)育种基地建成全国最大的杂交柑桔育种基地。
本次会上,西南大学与四川陶然柑桔新品种研究有限公司签署的新品种材料转让协议,旨在原有合作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讯员伍玉松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国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