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SCIENTIFIC_RESEARCH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进展 > 正文

  • 主研方向
  • 科研队伍
  • 科研进展
  • 质检中心建立了一种基于CRISPR-Cas12a的荧光检测法并用于柑桔中链格孢菌的检测
    发布时间:2024/02/22 | 供稿:何悦 | 编辑:杜肖影 | 审核:张耀海 王雪峰 刘昭暾打印

    近日,我所质检中心在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中科院1区Top期刊)发表题为“Integrating CRISPR-Cas12a and Rolling Circle-Amplified G-Quadruplex for Naked-Eye Fluorescent “Off-On” Detection of Citrus Alternaria”的研究论文。我所硕士研究生马澜芮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何悦教授和王成秋副研究员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现代农业(柑桔)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和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37DB2

    链格孢菌是一种重要的真菌病害,它侵染柑桔的叶片、茎干和果实,引起柑桔褐斑病、黑腐病等病害,导致柑桔产业严重的损失。此外,链格孢属真菌可产生70多种有毒代谢产物,统称为链格孢霉毒素。研究表明,链格孢霉毒素具有致癌致畸毒性、细胞毒性、基因毒性以及急性毒性。因此,对链格孢菌进行灵敏、准确、快速的检测不仅有助于柑橘褐斑病的早期预警和防控,更能够有效保障生产安全和生活健康。

    16CD1

    图1 (A)链格孢菌基因组DNA检测实验示意图;(B)人工合成的链格孢菌基因组DNA的检测结果图

    近期,作为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的CRISPR-Cas12a在核酸诊断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该研究将CRISPR-Cas12a系统与RCA信号扩增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一种荧光检测法用于柑桔中链格孢菌基因组DNA的可视化检测(图1A)。在优化条件下,该方法对人工合成的链格孢菌基因组DNA的检出限为22 pM,肉眼可视化的检出限为40 pM(图1B)。该方法特异性好,对田间采集的柑桔叶片和果实样品进行检测时,获得了较好的检测结果(图2)。该方法无需分离洗涤,操作简单,有望用于链格孢菌的现场检测分析。

    9927C

    图2(A)实际样品检测流程图;(B)方法特异性分析结果图;(C)田间采集的柑桔叶片和果实样品检测结果图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141813024007864?via%3Dihub=

    来源:质检中心

    - 您是第位访问该页面的朋友~ -
    • 概 况
    • 所 徽
    • 立所精神

    柑桔所成立于1960年,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缙云山麓,风景秀丽的嘉陵江畔,毗邻大磨滩湿地公园,占地面积1918亩,是唯一的国家级柑桔专业科研机构,正在打造国家柑桔公园。点击查看【建所60周年工作回顾视频】

    •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歇马街道
    • 电话:023-68349709、68349708
    • 传真:023-68349712
    • 网址:http://gjs.s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