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如约而至,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2017年研究生“聚焦‘一带一路’,践行青年担当”果农科技服务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自7月6日正式启动以来,得到学校和所里领导、老师们的关心,同时也得到了“芸香谷”星创天地、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柑桔苗木脱毒中心、所开发中心的大力支持。活动前期,队员们已接受了相关专业培训。今年的暑期乡村行,果农科技服务队将开启“1+3”模式,到北碚区卫星村、长寿、巴南、奉节等柑橘产区进行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力求“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探索“精准扶贫”机制、造福柑橘果农。这个盛夏,让我们跟随果农科技服务队的脚步,走进生产一线,寻访贫困果农,服务地方产业。
7月11日上午,大家在研究生辅导员王佳的带领下调研走访了本次活动的第一站--歇马镇卫星村,本站活动邀请到的技术指导老师是所贮藏课题组的吴志刚老师、所综防课题组胡军华副研究员。
汽车缓缓行驶在狭窄崎岖的山路上,成片的柑橘果园、零星的人家渐入眼帘。重庆的七月天酷暑炎热,但丝毫未影响同学们帮扶果农的热情。调研小组不畏炎热,深入田间地头,走访了沛华果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沛华及其周边农户的柑橘果园。通过细致的调研,同学们发现相较前两年,刘队长家果园里挂果少、果实小、落果现象较为严重。此外,在他家后山坡上的一片果园里柑橘沙皮病感染严重。针对这一问题,柑橘研究专家、胡军华副研究员指出这主要是由于今年5、6月份降雨多,再加上施肥不够导致树势过弱,从而感染病菌。胡军华副研究员给刘队长提出了详细的防治方法:现阶段须立即喷施农药“代森锰锌”和“甲基硫菌灵”抑制沙皮病的进一步蔓延,同时务必剪除病枝、收集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此外,还要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避免柑橘沙皮病在来年大面积爆发。同时胡军华副研究员还指出要重视果园的施肥工作,增加农家肥的施入,在每年10月需施用花芽分化肥以增强树势,保证来年的花量和花质。刘队长虚心聆听胡老师的指导,并为她的建议竖起大拇指。
据刘队长介绍,目前村里主要的柑橘种植品种仍然是北碚447锦橙、丰脐,其他果农家也都有经营管理粗放、柑橘病虫害种类多、为害普遍的问题,但最令他们担心的还是果子的销路。由于村里果农老龄化严重,文化程度不高,网络信息化程度低,他们很难及时获得市场信息,经常错过销售的最佳时机。无法准确地在市场高价位时售出,即使当年柑橘丰产丰收,也无法获得预期的好收益。如今,随着市场上新品种的层出不穷,加上销售渠道的多元化。像刘队长这样的柑橘种植户依旧走老路子,也就没有好出路。
近年来,北碚区政府、农委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指示,陆续有一些柑橘果农帮扶政策。不久前,北碚区政府还通过了区人大代表胡军华关于《北碚区柑桔产业发展对策》的提案。胡军华副研究员结合我们的实践活动,对卫星村进行了走访调研,为其议题的展开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本次对卫星村的再度回访,我们完成了对贫困人口的精准联系、帮扶需求的精准识别,接下来我们将借助所里的科研成果,对卫星村贫困柑橘农户进行科技成果的精准输入、以及帮扶工作的精准跟踪,敬请关注我们后期的系列报道。
(所果农科技服务队资料撰写组沈盼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