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进一步拓宽学术交流阵地,浓厚学术氛围,促进科研合作,1月5日,柑桔所第六届“学术讲坛”活动在研究生公寓二楼多功能厅举行。全所9个课题组的18名师生报名参加,为到场师生带来了一场丰盛的学术盛宴。副所长赵晓春教授,邓烈研究员、宋震副研究员、黄林华博士以及研究生代表担任评委。
赵晓春副所长在致辞中指出,“学术讲坛”是落实我所学术交流制度的一个重要方式,柑桔研究所学术讲坛的举办不仅能促进全所各课题组之间的学术交流,更能开拓师生学术视野、调动师生学术积极性,促进学科间的学术融合,碰撞出新的学术火花!
活动上,参加学术演讲的选手轮流向大家分享自己的科研成果。脐橙课题组曹立副研究员带来题为“科技成果转化合同书撰写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报告,他对各课题往年的总收入与总支出作了系统的比较,并主要对个人的科技成果以及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作了详细阐述。高产课题组谢让金副研究员则对IAA调控乙烯途径抑制柑橘幼果脱落的机制进行了探讨,他从研究背景、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后期研究三个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加工课题组的谭祥助理研究员向大家介绍了一种检测柑橘中多甲氧基黄酮成分的方法——UPLC法,此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检测快等优点,是一种新型实用技术。脱毒课题组陈洪明助理研究员以民族地区果树资源为切入点,并予以调查和评价,清晰的图表让大家了解了我国民族地区果树的分布现状及产质产量等情况。贮藏课题组的王日葵副研究员、综防课题组刘浩强助理研究员、质检课题组崔永亮副研究员、改良课题组姚利晓副研究员、资源课题组曾正容助理研究员分别就塔罗科血橙采收及冷链贮藏技术研究、果树病虫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小分子免疫分析技术及其研究进展、甜橙对黄龙病响应的蛋白质及代谢组学研究和柑橘衰退病的相关应答基因进行了阐述。演讲的科研人员将自己实验技术、研究方法及取得的阶段性科研成果与大家分享,台下的老师及同学听得聚精会神,有的同学还做着笔记。
学生代表中,资源课题组博士研究生曹明浩对CRISPR/Cas9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了系统讲解。加工课题组硕士研究生李楠楠带来了题为“Effect of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on the yield of naringin and 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extracts from Shatian pomelo white layer”的报告,浅析了微波萃取技术对沙田柚柚皮苷的产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后期大量的实验处理与数据分析着实要求着较高的科研素质。质检课题组的叶玉凤从生产实际出发,提出了检测柑橘上残留的杀虫剂螺虫乙酯及其余4种代谢物的方法。改良课题组硕士研究生周鹏飞、脱毒课题组张倩、脐橙课题组袁梦、综防课题组丁莉莉、高产课题组王克健、贮藏课题组的黄小兰分别对就6个诱导柑橘溃疡病的基因功能分析和论证、柑橘褐斑病菌SNF1和FTR1基因的生物功能研究、柑橘夏稍调控的相关因素、渐狭蜡蚧菌(Lecanicillium attenuatum)液固双相发酵的条件、SPAD值的影响和对柑橘果园及其空间分布的快速检测研究、柑桔采后生理代谢对胶孢炭疽菌粗毒素的动态影响等进行了学术演讲。有的同学缜密的技术体系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有的研究结果对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现场师生认真听取了演讲,并积极提问,现场学术氛围十分热烈。
经过激烈的角逐,谢让金副研究员、谭祥助理研究员、陈洪明助理研究员分别获得科研人员组一、二、三等奖,博士研究生曹明浩、硕士研究生李楠楠、叶玉凤分别获得研究生组一、二、三等奖。
(所研究生会宣传部潘小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