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POST-GRADUATE_EDUC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师生风采 > 正文

  • 研究生导师
  • 管理办法
  • 研究生培养
  • 招生就业
  • 师生风采
  • 通知公示
  • 考核&学位
  • 历届校友
  • 【弘扬教育家精神·学通社专稿]】坚守微涩岁月 终迎“柑”甜花香——2024年柑桔研究所教职工从教经历(优秀事迹)分享会后记
    发布时间:2024/09/23 | 供稿:崔阳阳 陶镜宇 | 编辑:陶镜宇 | 审核:谭志友 刘昭暾打印

    坚守微涩岁月 终迎“柑”甜花香

    ——2024年柑桔研究所教职工从教经历(优秀事迹)分享会后记

    此前,教育部和学校先后印发了《关于做好庆祝第40个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倡导“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多年来,柑桔研究所涌现出一批批优秀教师,他们或在三尺讲台上挥洒汗水、或在田间地头俯首育人,他们在学术上严谨求实,他们在教育上创新求变,他们是逆风执炬的勇士,不畏艰难,照亮前行的道路。

    唐科志(研究员)——扎根我所三十载,把敬业和奋斗写进科教工作的春夏秋冬

    1994年,从南京农业大学毕业的唐科志,怀揣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来到柑桔研究所工作。尽管他初来乍到时,面对的是一个地理位置偏僻、设施陈旧的工作环境,以及我所经费紧张、设备和技术相对落后的现实挑战,唐科志却始终坚守自己的岗位,展现出了非凡的创新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没有经费支持,他就协助周常勇研究员 “广撒网”,从不同渠道申请项目,实施好项目整体工作;没有好收益,他就加班加点完成重庆市百万吨母树和外来样品的病毒病检测以及优良品种脱毒工作;没有新技术,他就随队前往周常勇研究员留学的实验室学习相关技术,在周常勇研究员的指导下,先后建立溃疡病、裂皮病、碎叶病等的PCR检测技术;没有科研平台,他就积极参与建设“国家柑桔苗木脱毒中心”、 “重庆市柑桔危险性有害生物检测鉴定中心”、“重庆市百万吨优质柑桔脱毒及无病毒采穗圃”等多个科研平台。

    他在为我所未来发展付出心血的同时,还兼顾自我提升和研究生培养,并传帮带年轻同志。唐科志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英语和专业课程,考上博士,先后前往国内外知名高校培训和访学;白天看资料,晚上做实验,自己先学会再教给学生们,亲力亲为。他荣获数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项,获授权国家专利,参与编写多部相关专业专著,指导或协助培养研究生数十名。无论是对待教学,还是科研,唐科志都表现出高尚的师德、深厚的专业思想和优秀的敬业精神。

    江东(研究员)——攻关育种二十八载,把创新和执着写进科教工作的春夏秋冬

    1996年,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的江东,怀揣对柑桔事业的无限向往,来到柑桔研究所工作。进入柑桔研究所后,江东便一直在品种资源室工作,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认识不同的柑橘品种资源,了解不同品种的特性。在实验室、在田间,得到了柑桔研究所老一辈专家陈竹生、周育彬、陈全友、刘晓东、邓烈等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传授,在这一过程中,柑桔所人求真、笃实的品格也深深地烙在他的身上,成为他不断前进的内生动力。

    2000年,为保护国内稀有的野生柑橘资源,丰富国家柑橘种质资源圃的遗传多样性,同时为开展柑橘晚熟品种创新准备材料,江东作为领队开始了大规模的国内外柑橘种质资源的收集和多年的野外资源调查工作。这一坚持就是二十四年!正是多年的坚持,让江东和同事们收集并保存了莽山野柑、红河大翼橙、元江宜昌橙等一大批珍稀资源,为柑橘资源的起源演化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材料基础。在资源收集过程中,也屡次遭遇生命危险,比如在无信号的湖南莽山原始森林中无路可走时,只得一会儿攀岩一会儿下河;在云南进行资源调查时,遭遇了山头落石从车前砸落的惊险一幕……种种险象环生并没有拦下他坚定的脚步。在收集了大量的柑橘种质资源后,开始了柑橘品种的自主创新研究。在领导、同事、学生以及社会企业的帮助和支持下,这“颗”晚熟柑橘结出了累累硕果。他的团队历经艰辛培育出多个优质晚熟品种在全国柑橘产区推广应用,带来良好收益,其成果也获多个荣誉嘉奖。

    作为西南大学的一名老师,江东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始终要求学生应实事求是、勤奋踏实,他坚信“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理念,并以此自勉,身体力行。他不仅将对科研的热忱和坚守传递给学生,也激励着周边的人不断探索和创新。从国外柑橘品种引进到自主培育的这一长期的工作中,他和团队始终坚守初心,展现了科学工作者的精神风貌,敢于挑战,勇于创新。在与学生和同事的交流学习中,他也不断学习,取得了进步,实现了共同成长。二十八年来,江东和同事们肩负着国家柑橘种质资源圃管理的职责,为使国家柑橘资源圃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产业,坚守着将柑橘种资源“保护好、研究透、利用好”的初心而不断奋斗,确实践行了“壹志嘉树,修远求索”的所训精神。

    卢志红(高级农艺师)——传授技术二十六载,把热爱和不平凡写进科教工作的春夏秋冬

    1998年,从西南农业大学毕业的卢志红,携着满腹果树专业知识,来到柑桔研究所工作。卢志红非常热爱她的工作,常常自谦她的工作平凡,但她却是种植农户眼中靠谱的“技术顾问”,哪里需要她,她就去哪里,大多数种植园都曾有过她的“脚印”。指导帮助政府、企业和个体种植户,不时解决育苗生产、果树生理及病虫害相关技术问题,广受好评。

    随着她经验的积累,她的角色也从我所科技开发中心的“售货员”,到苗木脱毒中心的“指导专家”。参加工作以来,她也有过困难和风险,但柑桔人有自己应对挫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数年来,卢志红参与繁育推广无病毒柑橘苗木数百万株,同时,她也并未忘记到柑橘产区、积极开展室内和田间科学技术培训以继续积累经验,培训人员数千余人。卢志红会的农艺技术颇多,从品种应用、产品开发到苗木繁育、推广销售,整个生产线的每一个站点都曾有过她的“身影”。她待得了实验室,下得了果园间,进得了主播间。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全心全意为所、为果农服务。做着平凡的日常工作,却闪耀着非凡的“柑桔人”光芒。

    黄林华(副教授)——奉献青春十载,把勇敢和传承写进科教工作的春夏秋冬

    2014年,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的黄林华,身怀奉献柑桔事业的梦想,来到柑桔研究所工作,在这里已经度过了他宝贵的十年青春时光。十年里,黄林华不断挑战自我、勇于创新,他不仅在讲台上传授知识,还在报告会、采访中、镜头前,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公众普及柑桔创新技术与产业发展、柑桔加工产品营养价值等学问,声情并茂,引人入胜,极大地激发了公众对柑桔科学知识的兴趣。他也从最初不善言辞的青年慢慢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柑桔加工专家。

    黄林华主持多项项目,获多项授权国家专利,积极与食品企业进行柑桔加工技术合作交流并提供科技服务。他勇敢接下我所加工与品控物流中心建设的接力棒,积极向课题组前辈们学习经验,积极同领导、同事、学生沟通交流,努力将中心建设得更好。黄林华将严谨的学术思维传递给学生,以他优秀的教师素养培养学生,时常勉励学生们漫漫人生路,挫折和失败难免,要敢上敢做。我们有信心期待,加工与品控物流中心一定能在他引领的团队奋斗中急流勇进、再创辉煌。

    “壹志嘉树,修远求索”,是每一个柑桔所人的精神。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思想的引领者,肩负着塑造未来的时代使命,他们是筑梦的工匠。正是这些一代代勇敢前行、不畏艰难的柑桔人,正是这些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奉献、勤勉工作的筑梦者,柑桔研究所以及国家的柑橘事业才能够持续繁荣、兴旺发达。


    撰稿:柑桔研究所“橘苑青年”学生通讯社 崔阳阳 陶镜宇  数据审校: 唐科志 江东 卢志红 黄林华 终审:刘昭暾)


    来源:柑桔研究所“橘苑青年”学生通讯社

    - 您是第位访问该页面的朋友~ -
    • 概 况
    • 所 徽
    • 立所精神

    柑桔所成立于1960年,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缙云山麓,风景秀丽的嘉陵江畔,毗邻大磨滩湿地公园,占地面积1918亩,是唯一的国家级柑桔专业科研机构,正在打造国家柑桔公园。点击查看【建所60周年工作回顾视频】

    •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歇马街道
    • 电话:023-68349709、68349708
    • 传真:023-68349712
    • 网址:http://gjs.swu.edu.cn

    所徽“天圆地方”,反映中柑所人“壹志嘉树”,以推进柑桔科技进步、产业发展为立所根本之严谨风格和博大胸怀;核心的圆形简洁勾画出“柑桔”、形象反映出中柑所专注柑桔科研的行业特征;而围绕主体的弧线代表了科技,象征着中柑所人“修远求索”的治学态度,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星形元素立意中柑所人志在建立一个“方圆”宇宙之间柑桔科研领域的一颗的明星,闪闪发光,惠泽全人类。

    “壹志嘉树,修远求索”,分别选自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橘颂》和《离骚》中的名句。这八个字是五十年来柑桔所人传承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精神风貌及办所理念的高度浓缩和凝炼提升,并与中国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相互交融辉映,寓意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