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连着高等学府的知识殿堂,另一头连着种质创新的迫切需求,成立于2021年的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坐落在重庆西部科学城。在此平台上,西南大学的多个科研团队,包括家蚕、罗非鱼、杨树、茶树等随之在此开展种质资源的创新与高效利用研究。柑桔研究所在2023年的正式加入给中心注入了新的科研力量,一批来自改良、加工、脱毒等课题组的柑桔学子,满怀激情地前往中心开展前沿科研实验和学术交流活动,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中心为柑桔学子提供了较高的生活补助、较为舒适的住宿条件以及宽敞的实验室,“初生牛犊”们满怀希望入驻其中。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验压力与日俱增,新建中心相对不足的地方也随之显露。正如俗话所说,“万事开头难”,作为我所入驻中心的第一批成员,他们几乎都需要从零开始。大多数人需要自己培育实验作物,紧跟作物生长周期,不间断地监测生长状态,以免错过关键时间耽误实验进展。
此外,由于中心缺乏充足的试剂供应和专业的生物配送服务,部分柑桔学子不得不像“候鸟”一般,频繁地在柑桔研究所与中心之间定期“迁徙”,获取需要的实验器材和试剂。奔波途中,他们找到了独属于自己的慰藉方式:有的喜欢音乐疗愈,有的选择纪录片陪伴,还有的跟随相声小品独自大笑……
来到中心后,柑桔学子与所大家庭沟通就变少了,距离始终是较难克服的困难,可能某天,他们的“饭搭子”、“逛街搭子”、“实验搭子”会因各种缘由返回所里或前往他方,从而打破习惯的生活节奏,快乐减少,分享欲也下降,心里的烦闷也少了许多可以倾诉的出口。即便是后来回所的同学也曾坦言与大家有了“代沟”。2024年暑假,重庆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长时间高温酷暑,中心空调供电设施偏偏在此时损坏,进入实验室还需要再穿上实验服。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仍有不少同学坚持在办公室和实验室工作,身边多个小风扇只为一点凉意。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面对这样的困境,同学们展现出极高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做好实验合理规划,力求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尽量减少酷热时在实验室和办公室出现的时间与频率。在这场与高温和不便的斗争中,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坚持。
中心里也缺少一些娱乐设施和运动设施,针对同学们普遍表达的“渴望拥有一个羽毛球场”的诉求,我所高度重视并积极响应,主动与中心管理层沟通协商,致力于推动羽毛球场的建设工作,为同学们提供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不喜欢运动的同学也会选择其他休闲方式,例如学习尤克里里和插花、组团唱歌、逛街,喝杯奶茶、吃顿美食也是大家收获好心情的选择。他们不是“摆烂”,而是找到更浪漫的色彩“拯救自我”。
承认艰辛,也允许浪漫。前往新的地方“打拼”面临的挑战明显增多,前进的道路也不会一帆风顺,但柑桔学子们依旧能充满活力、充满后劲、充满希望,苦中作乐,他们收获的不仅有一项项学术成果,还有在面对困难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风险挑战扛得住的强大“筋骨”。
撰稿: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橘苑青年”学生通讯社 崔阳阳 陶镜宇
摄影:崔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