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POST-GRADUATE_EDUC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师生风采 > 正文

  • 研究生导师
  • 管理办法
  • 研究生培养
  • 招生就业
  • 师生风采
  • 通知公示
  • 考核&学位
  • 历届校友
  • 解码风味奥秘,搭建学科桥梁 —— “从枝头到舌尖”含弘学子讲堂圆满收官
    发布时间:2025/10/31 | 供稿:国合科 | 编辑:曾晓琴 | 审核:曾晓琴 赵娟 刘昭暾 谭志友打印

      为促进学科交流、拓展研究视野由西南大学研究生会主办,化学化工学院与柑桔研究所团委研究生会联合承办的含弘学子讲堂——“从枝头到舌尖:化学解码柑橘风味与营养的奥秘” 交流分享会,于2025年10月26日下午,在药化大楼B114教室圆满落幕。

    化学化工学院与柑桔研究所充分发挥各自学科优势,精心遴选了三位在不同研究方向深耕的主讲人,他们分别是来自化学化工学院的王依然、吴奇以及来自柑桔研究所的杨铮濮。此外,柑桔研究所的罗子盈同学担任本次活动的主持人,现场共有一百五十余名同学参与。

    本次活动从策划之初便确立了“交叉融合、激发创新”的核心理念。当前,农业正从“增产导向”迈向“提质导向”,深入解析农产品品质形成机理已成为产业升级的关键。三位主讲人将以“柑橘”这一生活中常见的果实为纽带,聚焦柑橘风味形成机制、营养成分、品质调控技术等议题,开启这场关于风味与品质的探索之旅。

    柑桔研究所2025级果树学硕士研究生杨铮濮以“柑橘栽培生理:农艺措施如何影响柑橘糖酸等品质形成”为题,揭开了农业科学的第一幕。她生动阐释了光照、水分与矿质营养如何像一位精准的调控师,共同指挥着果实糖酸平衡与香气物质的合成乐章,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舌尖上的风味”源于“枝头上的科学”。

    化学化工学院2024级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王依然聚焦于 “柑橘的风味和储存中的化学” 。她从采后保鲜的现实问题切入,展示了化学检测技术如何追踪风味变化,并重点分享了智能包装材料等创新技术如何为柑橘的“保鲜期”赋能。她的分享,让冰冷的化学公式跃然成为保障“舌尖安全与品质”的温暖守护。

    化学化工学院2025级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吴奇将视角推向前沿,以“柑桔高值化的化学路径”为主题,描绘了柑橘产业的未来图景。他介绍了如何利用现代分析技术与绿色化学工艺,将柑橘从传统农产品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产品的精彩路径,极大地拓展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围绕“光照与柑橘着色机理”、“智能材料的应用前景”等话题踊跃提问,主讲人们以其扎实的专业知识给予了详尽解答,思想的碰撞不断激发出新的科研灵感,交流效果显著。

    以产业为纽带,是推动跨学科学术交流的有效模式。它让不同专业的同学都能找到兴趣点和共鸣处,极大地促进了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鼓励青年学子勇于探索。此次讲堂正是对这一号召的生动实践。它成功搭建了一个开放、互动的交流平台,不仅增进了研究生之间的友谊与合作,更激发了青年学子立足专业、服务社会的热情与使命感。我们期待,今日在讲堂中播下的交叉学科种子,未来能在更广阔的科研沃土中开花结果。



    来源:国合人培科,柑桔研究所研究生会

    - 您是第位访问该页面的朋友~ -
    • 概 况
    • 所 徽
    • 立所精神

    柑桔所成立于1960年,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缙云山麓,风景秀丽的嘉陵江畔,毗邻大磨滩湿地公园,占地面积1918亩,是唯一的国家级柑桔专业科研机构,正在打造国家柑桔公园。点击查看【建所60周年工作回顾视频】

    •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歇马街道
    • 电话:023-68349709、68349708
    • 传真:023-68349712
    • 网址:http://gjs.swu.edu.cn

    所徽“天圆地方”,反映中柑所人“壹志嘉树”,以推进柑桔科技进步、产业发展为立所根本之严谨风格和博大胸怀;核心的圆形简洁勾画出“柑桔”、形象反映出中柑所专注柑桔科研的行业特征;而围绕主体的弧线代表了科技,象征着中柑所人“修远求索”的治学态度,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星形元素立意中柑所人志在建立一个“方圆”宇宙之间柑桔科研领域的一颗的明星,闪闪发光,惠泽全人类。

    “壹志嘉树,修远求索”,分别选自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橘颂》和《离骚》中的名句。这八个字是五十年来柑桔所人传承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精神风貌及办所理念的高度浓缩和凝炼提升,并与中国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相互交融辉映,寓意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