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POST-GRADUATE_EDUC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师生风采 > 正文

  • 研究生导师
  • 管理办法
  • 研究生培养
  • 招生就业
  • 师生风采
  • 通知公示
  • 考核&学位
  • 历届校友
  • 【学通社专稿】橘乡星火 从学术沃土到雪原践履的奋斗之路——“西南大学杂交柑桔奖励基金”硕士研究生一等奖获得者 崔阳阳
    发布时间:2025/08/26 | 供稿:李承凡 | 编辑:杜肖影 | 审核:陶镜宇 刘昭暾 谭志友打印

    【编者按】在农业科技创新的征程上,总有一些力量在默默指引方向、点燃热情。“西南大学杂交柑桔奖励基金”便是这样一股温暖而坚定的力量,它由柑桔研究所曹立、谌智慧夫妇捐赠设立,承载着对科研事业的赤诚热爱,更寄托着对后辈师生勇攀高峰的殷切期望。该基金以激励柑桔领域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为己任,聚焦那些在科研道路上潜心钻研、在成果落地中勇于探索的身影。今日呈现的基金获得者事迹,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写照。他们中,有人扎根田间地头,破解柑桔育种的技术难题;有人深耕市场前沿,推动科研成果惠及万千农户。每一份成绩的背后,都是对科学精神的坚守,对产业发展的担当。翻阅这些事迹,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个科研突破的闪光点,更是一代代柑桔人薪火相传的使命与情怀。愿这些故事能激励更多人投身农业科研,让创新之花在田间地头绽放出更绚烂的光彩。

    本期人物:“西南大学杂交柑桔奖励基金”硕士研究生一等奖获得者 崔阳阳

    橘乡星火——从学术沃土到雪原践履的奋斗之路

    沉潜案头亦奔走阡陌,一颗“橘心”映照三重沃土。崔阳阳同学,正是这“薪火相传”中的耀眼一簇。作为近期荣获“西南大学杂交柑桔奖励基金”硕士研究生一等奖的得主,她恰似一株在柑桔研究所的沃土中被悉心浇灌的橘苗,以累累硕果映照着这份嘉奖的深意。崔阳阳同学的身影,是实验室显微镜下凝神屏息的专注,是田间地头躬身丈量振兴的足迹,亦是即将奔赴雪域高原点燃初心的星火。她以墨为犁,深耕学术沃野,在顶级期刊镌刻下柑桔害螨防治的坚实印记;她以足为尺,遍履巴渝乡关,将青春汗水浇灌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阡陌之间;她更以志为灯,毅然西行万里,将赤子情怀熔铸于祖国最渴盼的土地。从纸页间的智慧闪光到大地上的实践答卷,再到雪原上的无悔抉择,崔阳阳同学以“先苦后甜”的信念,在学术、实践与奉献的三重维度上,书写着新时代农学青年破土而出、向阳而生的传奇篇章,为后来者点燃希望与梦想。

    850C

    崔阳阳同学毕业纪念照片

    橘苑深耕:厚植学术沃土

    “农学研究,当如老农伺苗——耐得寂寞,方得玉成。”崔阳阳同学沉潜学术案台,以第一作者身份于A1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IF2024 = 6.1)发表学术论文1篇,其研究结果提高了柑橘害螨防治效率。她在学术领域的探索远不止于此,还以合作作者身份参与发表A1类4篇、B类1篇共5篇论文,其中以第三作者身份参与发表A1类和B类论文各1篇。田间穿梭的背影,倚灯熬过的星夜,无数次的碰壁又抬头早已悄悄将坚持酿成了墨,最终在期刊的纸页上,晕染出属于自己的光亮。

    1461A

    崔阳阳同学的A1类学术论文成果

    若说论文是深扎学术土壤的根须,学术会议便是催生思想新枝的春雨。在首届川渝园艺学研究生学术论坛中,崔阳阳同学以汇报人之一的身份为众多学界同仁分享其最新研究。“千淘万漉虽幸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正是一路以来的“野蛮”成长,崔阳阳同学学科综合考评排名前10%,两度取得西南大学学业一等奖学金,并接连荣获优秀研究生一等奖学金、“加多宝·学子情”乡村振兴人才奖学金,近期又获“西南大学杂交柑桔奖励基金”硕士研究生一等奖,让我们见证了这一段农学青年的“破土”传奇。

    田埂足迹:丈量振兴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子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响应时代召唤,勇担历史重责,崔阳阳同学正是这般,将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镌刻心间,步履坚定地踏遍重庆的乡野阡陌,两行足迹向田畴延伸:一行浸透石柱晨露,一行沾满璧山红壤。

    一行浅至:“先吃黄连苦,后享蜂蜜甜!”——在“访农户,看扶贫,话产业,向未来”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当她立于石柱县华溪村黄精产业园中反刍这句村中箴言时,身后层叠的梯田正见证产业涅槃的奇迹:昔日亩产不足千元的贫瘠山地,如今因“蜂文旅”融合年产值破百万。崔阳阳同学与团队成员迎着华溪村变革浪潮,在当地小学中为孩童们科普柑桔全生命周期所蕴含的奥妙,在这片希望之地上播种柑桔教育的胚芽;一行深赴:崔阳阳同学于2020年投身璧山区人民医院核酸检测工作,于2022年参与重庆市璧山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员培训社会实践活动,于2023年参加璧山区人民医院征兵体检工作。三赴璧山,她以脚步丈量故土,用实践播撒热忱,每一次俯身都是对家乡的深情反哺。

    2D5BD

    崔阳阳同学在璧山区人民医院参与志愿者服务工作

    从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到宣讲“三农”与“乡村振兴”战略,从行至华溪村与璧山区到调研重庆市各区县脱贫攻坚成果,崔阳阳同学个人荣获北碚区“优秀实践个人”、西南大学“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其所在团队获“第四届重庆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她让理想信念与乡村振兴的时代蓝图同频共振,以赤子之心在田埂间书写实践答卷。

    青春砺剑:淬炼文武本色

    校外实践是能力的练兵场,校内活动是身心的淬炼炉。崔阳阳同学积极参与学校组织开展的研究生联动趣味运动会、“太阳杯”校园排球联赛、羽毛球联赛等各项体育竞赛,并于羽毛球联赛院级女子双打中夺得桂冠,在柑桔拼盘大赛中也斩获校级三等奖,以奔跑挥拍之汗水谱写青春乐章,以协作创意之巧思勾勒校园欢姿。青春锋芒未敛,她又勇担柑桔研究所“橘苑青年”学生通讯社首任社长之责,兼任西南大学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服务中心学生助理等职务,兢兢业业说好“橘苑故事”,勤勤恳恳为校友服务。球场挥汗为当下酣畅,笔耕星火为远方点灯,“文武双全”的崔阳阳同学早已规划好未来与远方,在模拟求职与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比赛场上夺得优胜,在韶华时年铸就关键底色。

    2C9D

    崔阳阳同学参与校园活动

    星火西行:点燃雪原初心

    冻土与冰雪,最识赤诚的初心。崔阳阳同学已顺利成为甘孜藏族自治州紧缺选调生其中一员。她说:“我将前往我国的西部大后方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当青春星火撞上雪原长风,那盏从柑桔研究所点燃的初心之灯,在甘孜的稻城亚丁上静燃如磐——此去关山万里,非为履历增辉,惟愿在祖国最渴盼的土地上,酿一滴属于自己的“蜂蜜甜”。一篇篇期刊、一张张奖状铸就浸满墨与橙香的来路,一幕幕见证、一步步实践淬炼明晰先苦后甜的心路,而这最终将她引向了志于乡村振兴的去路。“莫问萤火微几许,敢照星野万丈源”,奉献,是一颗火红的柑桔种子,早已深深落在柑研所人的心底,昨日里带着青春的期待出发,明日间在祖国需要之处点亮一束火红的光芒。

    撰稿:柑桔研究所“橘苑青年”学生通讯社特约执笔人 李承凡(教育学部校友)

    审校:阮雲强

    策划:柑桔研究所“橘苑青年”学生通讯社

    指导:刘昭暾 陶镜宇



    来源:“橘苑青年”学生通讯社

    - 您是第位访问该页面的朋友~ -
    • 概 况
    • 所 徽
    • 立所精神

    柑桔所成立于1960年,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缙云山麓,风景秀丽的嘉陵江畔,毗邻大磨滩湿地公园,占地面积1918亩,是唯一的国家级柑桔专业科研机构,正在打造国家柑桔公园。点击查看【建所60周年工作回顾视频】

    •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歇马街道
    • 电话:023-68349709、68349708
    • 传真:023-68349712
    • 网址:http://gjs.swu.edu.cn

    所徽“天圆地方”,反映中柑所人“壹志嘉树”,以推进柑桔科技进步、产业发展为立所根本之严谨风格和博大胸怀;核心的圆形简洁勾画出“柑桔”、形象反映出中柑所专注柑桔科研的行业特征;而围绕主体的弧线代表了科技,象征着中柑所人“修远求索”的治学态度,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星形元素立意中柑所人志在建立一个“方圆”宇宙之间柑桔科研领域的一颗的明星,闪闪发光,惠泽全人类。

    “壹志嘉树,修远求索”,分别选自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橘颂》和《离骚》中的名句。这八个字是五十年来柑桔所人传承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精神风貌及办所理念的高度浓缩和凝炼提升,并与中国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相互交融辉映,寓意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