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POST-GRADUATE_EDUC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师生风采 > 正文

  • 研究生导师
  • 管理办法
  • 研究生培养
  • 招生就业
  • 师生风采
  • 通知公示
  • 考核&学位
  • 历届校友
  • 【学通社专稿·弘扬教育家精神】特约撰稿人/质检中心教师陈爱华:橘枳之思
    发布时间:2025/09/29 | 供稿:陈爱华 | 编辑:杜肖影 | 审核:陶镜宇 刘昭暾 谭志友打印

    【编者按】九月金风送爽,恰是师德师风宣传月的收官时节。在这满载教育初心的月末,本文作者以一枚穿越千年的柑橘为笔,为九月的教育篇章写下沉甸甸的注脚。中华文化中,草木常含君子之德,柑橘更是承载着“受命不迁”的忠贞、“不植枳枝”的清正,从屈子(即屈原)《橘颂》的铮铮风骨,到张磐“夺橘鞭卒”的律己典故,再到刘义康“献橘逾制”的史鉴明镜,作者以近二十载深耕柑橘领域的专业积淀,将实验室的严谨与三尺讲台的温情熔铸一炉。文中“树橘不植枳”的隐喻,直指高校育人的核心使命,既点出为师者“以身作则”的重要性,也叩问着每一位教育者“慎用权力、清廉自守”的初心。这篇收束九月的文字,既是柑橘文化的现代转译,更是一次对道德操守与育人使命的深刻叩问。它提醒我们:当教育回归“以文化人”的本质,那些镌刻在橘叶上的道德密码,终将在代代师者的坚守中,化作滋养心灵的永恒甘露。值此九月终章,愿此文如秋日橘香,沁润每位教育者的心田,让立德树人的使命在金秋时节结出累累硕果。

    橘枳之思

    质检中心   陈爱华

    笔者从事柑橘检测多年,后又讲授《中国柑橘历史与文化》通识课。既惊叹柑橘品种琳琅满目,又感慨柑橘史料浩如烟海,更是感悟到:一枚小小柑橘,早已超越其植物属性,成为映照人们道德与操守的一面镜子。

    打开各种文献典籍,我们会发现柑橘被赋予了高洁的品行。屈子行吟江畔,以《橘颂》铸就气节:“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橘树已成为忠贞不渝、洁身自好的精神丰碑。后世文人、士大夫大多赓续这一文脉,歌之,蹈之。汉魏时,柑橘成为人们的馈赠礼品。三国谢承著《后汉书》记载,丹阳张磐为庐江太守,“浔阳令尝饷一奁柑,其小男年七岁,就取一枚,磐夺取,付还。卒以两枚与之。磐夺儿甘,鞭卒曰:‘何故行赂於吾子?’”该书还记载,桓严“避地,居扬州从事屈豫家,庭有橘樹一株,遇其实熟,数垂室内,严乃以竹籓树四面。时风吹动,两实堕地,以书绳缚系树枝。”这些良臣循吏的事迹,犹如吉光片羽,将小小柑橘淬炼成道德的试金石。

    有隆礼重法者,也有违背者。《宋书》记载,刘义康为相时,权倾朝野,“四方献馈,皆以上品荐义康,而以次者供御。上尝冬月噉甘,叹其形味并劣。义康在坐,曰‘今年甘殊有佳者’。遣人还东府取甘,大供御者三寸。”为上所忌,后被贬黜身死。史书评价:“义康素无术学,闇于大体”。可见,橘之为物,甘酸圆融,它既是美德的冠冕,亦是堕落的诱饵。

    正如《韩非子》中“(赵简子)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的论断。“枳橘”之喻,早已超越了园艺的范畴,直指一个核心命题:要培养什么人,成为什么人?作为育人主战场的高校,正肩负着“树橘”而非“植枳”的使命。

    当然,为师者都希望得天下英才而教之,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是谢家宝树,不会有意“植枳”。但事实是,终不免有成“枳”的,更有甚者,教的人自己也成为人所厌弃的“枳”。君不见,总有学术不端被曝光,甚至违法乱纪被查处者。若自己为“枳”,又何以教人成“橘”?

    当我们重读彭城王献橘遭忌之典故,可见制度笼子的不可或缺——权力若无边界,虽是嘉果,也要招来祸端;细思张磐夺橘鞭卒的执拗,是一种爱惜羽毛式的道德自律。育人、为政,都需要坚守道德底线和法纪红线。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千年前汨罗江畔的吟唱,至今听来仍是沉甸甸的灵魂拷问。我们每一位教育者、管理者,都当以史为鉴:慎所树,即慎用权力、清廉自守;善树人,即以身作则、立德树人。

    因此,每学期第一课,我都从“阳虎不善树人”讲起。这不仅是讲给学生的文化启蒙,更是对自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廉洁从教、清白做人”的永恒提醒。


    作者:柑桔研究所“橘苑青年”学生通讯社特约执笔人、所内教师 陈爱华

    编排:冉江琴 阮雲强

    策划:柑桔研究所“橘苑青年”学生通讯社

    指导:刘昭暾 陶镜宇

    来源:“橘苑青年”学生通讯社

    - 您是第位访问该页面的朋友~ -
    • 概 况
    • 所 徽
    • 立所精神

    柑桔所成立于1960年,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缙云山麓,风景秀丽的嘉陵江畔,毗邻大磨滩湿地公园,占地面积1918亩,是唯一的国家级柑桔专业科研机构,正在打造国家柑桔公园。点击查看【建所60周年工作回顾视频】

    •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歇马街道
    • 电话:023-68349709、68349708
    • 传真:023-68349712
    • 网址:http://gjs.swu.edu.cn

    所徽“天圆地方”,反映中柑所人“壹志嘉树”,以推进柑桔科技进步、产业发展为立所根本之严谨风格和博大胸怀;核心的圆形简洁勾画出“柑桔”、形象反映出中柑所专注柑桔科研的行业特征;而围绕主体的弧线代表了科技,象征着中柑所人“修远求索”的治学态度,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星形元素立意中柑所人志在建立一个“方圆”宇宙之间柑桔科研领域的一颗的明星,闪闪发光,惠泽全人类。

    “壹志嘉树,修远求索”,分别选自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橘颂》和《离骚》中的名句。这八个字是五十年来柑桔所人传承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精神风貌及办所理念的高度浓缩和凝炼提升,并与中国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相互交融辉映,寓意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