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3日,九三学社西南大学四支社与民革西南大学三支部共同组织了一场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互鉴交流活动,活动由四支社胡军华主委主持。九三学社北碚区委专职副主委刘林鹏,民建江津德感支部副主委张琳,民革江津综合一支部党员向启明以及四支社社员和三支部党员近30人参加。
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服务乡村振兴、深化理论共学”为主题,通过参观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及故居、集中学习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果园实地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促进了双方在思想建设、社会服务与组织工作方面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凝聚了合作共识,共同推动民主党派履职能力的新提升。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精神血脉
活动首站,全体成员前往江津参观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及故居。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观看了馆内陈列的珍贵历史照片、文献手稿、影像记录与实物展品,系统回顾了聂荣臻元帅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新中国建设时期,尤其是在国防科技战线上的光辉历程,重温了聂荣臻元帅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作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聂帅一生秉持“科学救国”的坚定信念,其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了在场成员。参观过程中,成员们不时驻足交流,纷纷表示要将聂帅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筑牢“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的思想根基,不断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深化理论学习,共谋发展新篇
在江津区硕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参会人员召开了座谈会。九三学社西南大学四支社副主委崔永亮领学了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重点剖析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策略,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考察调研时的核心要点,引导大家深刻认识到民主党派在新时代背景下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号召大家立足各自岗位和专业领域,为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建言献策、聚力赋能。
在交流环节,胡军华主委详细介绍了九三学社西南大学四支社在强化成员思想政治引领、优化组织架构、提升参政议政质量与实效、依托专业优势强化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创新举措。民革西南大学三支部党员刘浩强介绍了支部的情况及开展的相关工作。民建江津德感支部副主委、象外婆庄园负责人张琳介绍了其所在支部的基本情况,以及庄园目前的产业规模、主打产品、市场运营状况和未来的发展构想。民革江津综合一支部党员、硕丰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向启明介绍了其所在支部的基本情况以及公司经营概况,并就公司果园的品种配置、病虫害防治、加工需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向与会专家进行了咨询。与会专家针对果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精准施用、果树修剪技巧以及优良品种引进等技术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民革党员则从如何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推动农旅融合发展以及优化产业布局等方面,分享了各自的调研成果与实践经验。全体成员也围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主题畅所欲言,就未来联合开展调研课题、组织社会服务活动、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等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科技赋能农业,服务乡村振兴
座谈会后,全体成员又来到硕丰农业公司果园进行现场技术指导。胡军华就现场发现的果园病虫害防治问题,给出了果园全年的病虫害防治方案,为果园提质增效提供保障。王树良带去了自行研制的专利产品纳米铜制剂,并手把手教授配药方式和使用方法。
此次科技服务不仅是民主党派智力资源的集中展示,更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体现,充分彰显了各党派以“党派所长”精准对接“乡村所需”、服务国家战略的担当作为。
本次联学互鉴活动成功构建了“红色教育铸魂、科技服务力行、思想交流聚智”的三位一体模式,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间的横向交流与深度合作提供了成功范例。与会各方一致认为,此次互鉴交流不仅增进了相互了解与友谊,更激发了履职尽责的新动能。希望未来继续携手并进,不断拓展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共同为地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