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领导
中心主任:周常勇
男,汉族, 1965年11月生,二级研究员,博导。西南大学副校长,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所长,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现代农业(柑桔)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科院植病二级学科杰出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重庆市两江学者,重庆市植病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国际柑桔学会执委,国际柑桔病毒学家组织主席,中国柑桔学会理事长,重庆市市园艺学会理事长,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农业部科技委委员,教育部科技委农林学部委员,重庆市政府科技顾问团成员,重庆市科青联副主席,重庆欧美留学生联谊会农业服务团团长等。获澳大利亚约翰狄龙纪念奖,中国科协抗冻救灾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重庆市劳模,重庆高校“十五”十佳科技创新人才,重庆市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重庆市引进高级技术人才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948项目、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和重庆市重大科技专项等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项目20多项;主编国家级规划2个,主持制定农业行业标准2个;组建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柑桔苗木脱毒中心等多个科技创新平台,成功参与申报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博士点2个;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7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培养博硕研究生及博士后50多名。
主要研究方向:植物保护学、分子植物病理学,柑桔病毒类病害研究及种苗工程相关技术体系研发。
------------------------------------------------
中心常务副主任:彭良志
男,汉族, 1963年6月生,三级研究员。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副所长,国家现代农业(柑桔)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全国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兼任中国柑桔学会理事,重庆市园艺学会理事,重庆市柑桔产业发展专家组成员,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发展“百名顶尖人才支撑工程”专家,中国侨联科技顾问,《中国南方果树》副主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重庆市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科技专项等科研项目40余项。发明增效液化BA+GA(特效柑桔保果剂)和抑黄酯(脐橙脐黄抑制剂),开创国内柑桔现代滴灌施肥(精准施肥)研究,探明赣南脐橙大规模缺素黄化和叶脉肿裂原因,并研发出高效的矫治技术在赣南产区推广应用;农业部《柑桔优势区域发展规划》、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三峡库区柑桔产业开发规划》和重庆市《百万吨优质柑桔产业化工程》规划主要完成人之一;主持或主研编制国家和省市技术规程8个;获省部级科技奖4项;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著作14本;培养研究生30余名。
主要研究方向:果树生理生态,柑桔标准化生产工程技术研发与新产品开发。
------------------------------------------------
中心副主任:雷霆
------------------------------------------------
中心副主任:吴厚玖
男,汉族, 1948年9月生,二级研究员。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柑桔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柑桔学会苗木分会秘书长,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果蔬汁分会副会长,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副产品贮藏加工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食品科技学会果蔬分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科技特派员和重庆市柑桔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南方果树》和《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编委会副主任。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跨越计划等重点项目60余项;参与编制国家和省级柑桔规划10余个;作为主研人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励3项;取得审定新品种1个,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无公害柑桔产业化生产与加工丛书”1套,编著和参与编著科技著作10本;培养研究生20余名。
研究方向:果实加工及资源化综合利用,柑桔加工工程技术研发与新产品开发